首页 > 生活 > 正文

谷贱伤农是什么意思?谷贱伤农的意思解释

2025-08-04 09:22:18来源:今日热点网

“谷贱伤农” 是一句中国传统经济俗语,指的是粮食丰收时,由于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反而使农民的收入减少,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经济学中的 “供需规律” 和 “弹性理论”,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经济困境。

具体解析

核心逻辑

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不会因价格涨跌而大幅变化)。当粮食丰收时,市场供给量大幅增加,但需求并未同步增长,导致粮食价格下跌。

此时,虽然农民收获的粮食数量增多,但由于单价下降的幅度超过了产量增加的幅度,最终总收入反而减少(公式:收入 = 单价 × 产量),形成 “丰收不增收” 的悖论,即 “谷贱伤农”。

举例说明

假设某农民原本年产粮食 1000 斤,市场价每斤 2 元,年收入 2000 元。

某年丰收,产量增至 2000 斤,但供过于求导致价格降至每斤 0.8 元,年收入变为 1600 元 —— 产量翻倍,收入却减少,这就是 “谷贱伤农” 的直观体现。

延伸意义

“谷贱伤农” 不仅限于粮食,也适用于其他需求弹性低的农产品(如蔬菜、棉花等),反映了小农经济中农民抗风险能力弱、易受市场波动影响的问题。因此,这一概念也常被用于讨论农业政策,例如政府通过最低收购价、补贴、储备调节等方式稳定农产品价格,避免农民因丰收而受损,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这句俗语最早可追溯至《汉书・食货志》等古代典籍,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重要总结,至今仍对农业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是什么意思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