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 > 生活 > 正文

河北连续4年实施20项民生工程 奋力书写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2022-01-11 10:58:16来源:中国河北

奋力书写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河北连续4年实施20项民生工程纪实

笑意,写在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镇木井村村民李瑞祥的脸上。2021年县里将木井至杨刘线从原来的四级公路改造提升为三级公路,他进城卖货的路更畅了,通往富裕的路更“短”了。

信心,溢满邢台市任泽区大学毕业生李月红的胸膛。得益于就业职业培训工程,她在任泽区创业孵化基地实现了自主创业,还享受到一次创业补贴,干劲更足了。

年终岁尾,河北省传来温暖的好消息——2021年承诺的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

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连续4年滚动实施20项民生工程,特别是2021年结合开展党史学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步谋划实施了10件民生实事,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取得了阶段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 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高位推动层层压实责任

2021年6月7日上午,石家庄市建华南街道润园社区居委会党员活动室里,围绕老旧小区改造的“疑难杂症”和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一场省委书记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代表的交流座谈正在热烈地进行。

建明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74栋楼、1万多居民,在全省老旧小区改造中经过整治,环境已大为改观。

“小区太大,年头又长,存在雨水管网排水不畅的问题”“还有老树多,很多枝杈贯穿了高压线,是安全隐患”……听着社区负责人的介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一一记录下来,并现场办公、亲自协调、解决问题。

“摸清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所难,才能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暖到群众心窝里。”王东峰一趟趟调研、一次次座谈,实地了解与群众生活休戚相关的“忧”和“难”。很多问题解决之后,他还经常到当地“回头看”。

实现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河北民生答卷提出新的时代考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省委常委会、省级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从制度设计上重民生之利,在具体工作中解民生之忧,在改革发展中补民生短板。

办好民生实事,坚持目标导向。

2017年12月,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将“补齐民生短板的硬仗”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打好的“六场硬仗”之一。从2018年起,河北省委、省政府连续4年开展“双创双服”“三深化三提升”“三创四建”“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滚动实施20项民生工程,突出普惠、基础和兜底民生建设,更多的惠民政策密集出台,更多的民生改革加速发力,更多的普通百姓分享到发展成果。

在此基础上,2021年河北省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教育重要内容,着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王东峰亲自审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亲自谋划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民生改善成色更足。

办好民生实事,坚持问题导向。

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河北省完善政策、创新举措,真正破解难题、见到实效。

强化政府投入和市场化投资双轮驱动,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切实解决资金难题。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托幼事业发展、小学下午“三点半”后服务全覆盖,加快构建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养老相互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棚户区改造、就业帮扶等工作。

办好民生实事,坚持结果导向。

实施20项民生工程,河北省坚持加强组织领导和层层压实责任,坚决兑现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加强质量监管,规范招投标程序,强化工程监理和资金监管,努力打造标杆工程、精品工程、廉洁工程,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惠及人民群众。

■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2021年12月13日,唐山市路北区秦黄下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入安置房选号阶段,70岁的刘爱芹想选135方米的房子,“小区里公共配套设施完善,住着肯定舒服。”

秦黄下片区房屋为唐山大地震后第一批工房和自建房,历经数十年风雨,房屋老旧,配套不足,居民搬迁改造的愿望非常强烈。2018年6月中旬,唐山市对秦黄下片区启动征迁,按照最好的地段、最好的规划、最好的质量、最好的配套的“四最”标准进行改造,老片区上将成长起新城镇。

“旧房换新颜,老屋迎新生”的故事不止在这里上演。

在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的同时,一些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等却越发显得与城市发展脱节。

为改善城镇群众居住条件,河北省加大城市更新行动力度,深入实施城市改造提升工程,从2018年开始,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三项工程相继被纳入20项民生工程。全省累计改造棚户区住房194.6万套;累计启动城中村改造1341个,44.3万户居民居住条件将得以改善;累计改造老旧小区9368个,老小区焕发了新生机。

以往到石家庄市永辉超市(民心广场店)购物,找车位是个麻烦事儿。现在,拥有619个车位的地下智能停车场让市民存车、取车十分便捷。

为解决居民停车难题,2021年河北省将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工程纳入20项民生工程,聚焦大型商业、文化娱乐、医院、车站等停车问题突出区域,挖掘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建成城市公共停车位23万个,城市停车环境得以改善。

翻看20项民生工程成绩单,民生工程的持续实施不仅让城市大变样,也让乡村更美好。

走进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镇后连庄村,河水清澈见底。原本这是一条污水河,家家户户的污水、粪便都排进河里,河水臭不可闻。得益于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程,每家每户产生的污水经小型化粪池初步沉淀后,通过污水管网直接输送到镇上的污水处理厂,家家还实现了旱厕变水冲厕,生活越来越美好。

让农村居民如厕实现从“将就”变“讲究”,让农村不再“污水靠蒸发”,河北相继把城乡厕所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等纳入20项民生工程。2020年底实现了“连茅圈”全面消除,2021年截至12月5日,全省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41.8万座、新建农村公共厕所2.16万座,建设覆盖10780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87条农村黑臭水体全部治理到位,实现动态清零。

从过去的“脏乱差”到如今的“洁净美”,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加快补齐,燕赵乡村越来越美丽宜居。

年来,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发展,不少村庄出现“空心化”现象。乡村少了人气,闲置了不少资源,既不利于农村长远发展,也与乡村振兴目标相悖。

湛蓝的天空下,张北县后大营滩村内,一排排整齐别致的二层楼,远远望去安静又祥和。过去这里严重“空心化”,全村251户,常住户仅74户,环境差,经济条件也落后。

经过“空心村”治理改造,全村283套气派的二层楼拔地而起。借助毗邻草原天路的优势,村民们还找到了致富新门路,人气也越来越旺。

河北省连续两年将“空心村”治理纳入20项民生工程,把“空心村”治理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统筹编制规划,健全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全省1073个农宅空置率50%以上的“空心村”、631个农宅空置率30%至50%和2995个农宅空置率30%以下村庄治理均已全部完成,不仅让乡村美起来,也让乡亲们富起来。

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

河北省连续3年实施公共交通建设工程,2021年又将“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纳入20项民生工程,重点加大农村资源路、产业路和旅游路建设支持力度,2018年以来,新改扩建农村公路3.13万公里,全省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95.3%。“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历史,老百姓“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逐渐变为现实。

■ 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公共服务水全面提升

每天下午放学铃声响过,悠扬的歌声就会从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的音乐教室里响起。一旁的书法班、科技班、美术班、魔方班里,孩子们全神贯注、饶有兴趣地与老师互动。

孩子放学早、家长不便接,这样的时间差被称为“三点半难题”。2019年,在河北省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等多部门联动之下,困扰家长们多年的“三点半难题”终于解决。

2021年,河北省明确将解决“三点半难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好10件民生实事之一,从弹放学到按需延长课后服务时间,从提供看管的基本服务到开设特色兴趣课程等,解决“三点半难题”措施不断提质升级。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643万学生乐享此项服务。

普通百姓幸福日子的背后,是河北省全力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等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实践。

唐山市滨河社区居民李阿姨儿女不在身边,老伴又患有小脑萎缩后遗症。2021年12月3日下午,老伴在家做康复训练时意外摔倒,怎么也起不来,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医务室医生、护士及时赶到,才把老人扶了起来,还为老人做了身体检查,确保无恙。

老有所养是千千万万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是河北省20项民生工程的必选项。针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河北省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大力拓展服务效能,全省4717个城镇社区实现了日间照料全覆盖。

“一老一小”问题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难题。河北省着力抓好“一老一小”服务工程,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2021年9月家门口的幼儿园投用后,辛集市雅园小区居民焦晓倩立马把女儿从离家远的一所幼儿园转到了这里,“这个幼儿园不但环境好、离家,接送孩子方便,保教费也便宜,真是既省钱又舒心!”

如何让城乡孩子享受便捷、贴心的学前教育?河北省不断优化学前教育服务供给,连续4年将幼儿园建设列为20项民生工程,2021年又将“推进城乡幼儿园全覆盖”列入10件民生实事。全省幼儿园总数已达28132所,其中农村幼儿园数量达到22914所,按照1.5公里服务半径标准,实现了全省农村幼儿园全覆盖。

通过持续攻坚,河北省民生领域的“冰点”正在消融、“难点”开始破题,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筑牢。

聚焦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4年来,细数被纳入20项民生工程的公立医院改革工程、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基层公共医疗服务惠民工程,每一项都关系健康河北的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水的提升。“四医联动”改革不断深化,全省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一体化管理,基层公共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

聚焦百姓端牢就业“饭碗”,4年来,从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工程,到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就业促进工程,再到就业职业培训工程,一系列聚焦稳岗位、长技能、促创业的政策接连落地。我省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366.26万人次,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加快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聚焦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4年来,农村危房改造、城乡特困人员救助、助残助孤服务等工程不断织密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河北省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保障住房应保尽保,农村危房实现动态“清零”。全省纳入低保人员167.9万,其中农村低保152.2万;纳入特困供养25.6万,其中农村特困人员25.2万,社会救助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从2018年、2019年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到2020年的文化惠民工程,再到2021年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及体育设施建设工程,河北省不断创新文化惠民举措,年均文化惠民演出达2万余场次,2021年又发放城市文化惠民卡32万张、农村文化惠民券339万张,社区、村庄健身设施竣工10770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体育健身需求。

保障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2021年12月16日上午,王东峰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听取全省2021年20项民生工程完成情况汇报,谋划2022年重点民生工程。他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感情和责任持续推进民生工程。

新的目标已确定,新的号角已吹响。把人民的“小事情”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大责任”扛在肩上,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河北省委、省政府坚决兑现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